在Twitter上關注者人數最多的前十名帳號中,真實用戶的平均比重僅僅只有26.9%,最低的是Facebook官方賬號,450萬關注者中超過81%都是“僵尸粉”,情況最好的是奧巴馬,但其真實用戶的比重也僅僅只有33%。 互聯網的一些事
如今美國大選選戰正酣,在提到奧巴馬的時候,我們又怎么會遺忘了米蓉泥(Mitt Romney),7月20日到7月21日不過一天,他的關注者就增長了11.6萬名,漲幅超過17%,然而這些新增關注者有超過八成都是注冊時間不超過的三個月的新帳號,有四分之一之前從未發過任何推文。
一些事
盡管國內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調查和分析,也沒有相關的數據披露,但包括相關從業者在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僵尸粉“現象在微博上只可能更加嚴重,新浪的數據顯示自己超過3億的用戶中只有十分之一是真正的活躍用戶。 互聯網的一些事
無論是對用戶還是微博平臺來說,都需要吸收廣闊的基礎群體,只有受眾越多,微博平臺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凸顯出來。說到底,微博本來就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數字游戲,各平臺在比著誰的用戶多,平臺上的用戶又在比著誰的粉絲多。
互聯網的一些事
明星、公知、各種企業帳號他們需要的是微博這個平臺,以及由這個平臺所提供的傳播影響和營銷價值,對他們而言,“僵尸粉”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吸引新用戶以及由此帶來的傳播渠道和影響力的增加。
互聯網的一些事
如果沒有任勞任怨的“僵尸粉“默默無聞地出沒于微博平臺之上,那些營銷帳號真得還能獲得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轉發評論量,對微博平臺來說,”僵尸粉“的存在不僅成為其向投資者和、廣告商和市場宣傳的重要數據,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身營銷能力的一種體現方式。 互聯網的一些事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因為微博平臺一直以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曖昧態度,“僵尸粉”越來越泛濫,現在已經露出威脅到微博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的跡象。
yixieshi
一方面,依托于“僵尸粉“建立起來的相關利益鏈在商業利益上直接和微博產生直接的競爭關系,嚴重破壞著微博通過廣告和營銷實現商業變現的企圖。 yixieshi
另一方面,“僵尸粉“嚴重影響著用戶體驗,當用戶接二連三地收到”買粉“通知,當用戶每每看到的只是各種機械重復而毫無意義的在評論和轉發,并且因此而無法獲取真實的溝通聯系,也無法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最后很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真實用戶在微博的活躍度逐漸下降,最終成為死用戶。 yixieshi
這對營銷帳號和微博平臺來說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如果連真正能帶來實際影響力和傳播價值的真實用戶都撤離,如果連本來有可能作為潛在消費力和目標用戶的真實用戶都吸引不了的話,那么微博又從何來體現它的營銷價值呢?它如何來實現自己的商業化變現呢? 互聯網的一些事
但是,更大的問題在于,“僵尸粉“對微博來說已經成為一個覆水難收的難題和困境,真得采取強硬措施嚴厲打擊這種現象,沒有人能預料到最后究竟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所有人只能硬著頭皮一直把這個危險的游戲玩下去。
一些事
可是,這樣的“僵尸粉”游戲究竟還能玩多久呢?游戲破局之日,微博的前路又將走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