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來,微博以及智能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讓中國公眾整體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獲取信息的效率都提升了一個臺階。而這背后一個附帶的作用就是營銷形式的突破,基于關注關系的實時信息傳播,讓好的營銷策劃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瞬間引爆最佳的效果。所以,營銷這個行業自然會出現爆發性的發展。
但是,在這種原本正常的發展中,也有一些很怪異的現象。特別是一些企業開始過度沉迷于營銷本身,甚至有些企業的高管由于本身具備一些傳播和營銷天賦,有了舞臺之后開始忍不住把大量精力投入其中并樂此不疲。
比如在電商業內早有流傳的某CEO的四大營銷武器:用堂皇借口引發公眾情緒來攻擊對手的借刀殺人模式;用含混語言造謠,然后再辟謠的連環套模式;甚至是用自導自演的負面事件吸引媒體和眼球,然后用正面的結果來提升品牌的苦肉計模式;以及最終用“我很單純”為終極無敵護盾的責任豁免模式。
這些游走在智慧與道德邊緣的“營銷創新”,讓很多專業傳播和營銷人士都自愧不如,你不得不感嘆,這樣的企業家要不就是個營銷天才,做CEO都可惜了;要不然,這就只能說是令人擔心的不務正業,因為每天要花費如此縝密的心思挑逗公眾和炮制輿論,哪里有時間去做關于企業運營、產品、以及用戶體驗的事情。
這看似一本萬利的營銷的確在形成一種怪異的潮流,一些企業已經把發動網絡營銷戰役作為比產品本身和運營能力更重要的競爭手段;而一些企業的負面事件被曝光之后,自己的傳播部門都會說“這是送上門的炒作機會,至少吸引了眼球”來自我安慰,而這竟然也得到了高層的認同。
如果以無尺度營銷開道正在成為中國商業界認為的成功捷徑,這將是個災難性的潮流,因為這并不是贏得商業競爭的正途,它不過是一劑成癮性極強但是長期傷害極大的興奮劑而已。畢竟在一個較長的時間維度上看,一個把核心價值構建在營銷能力上的企業大多伴隨著可怕的脆弱。
從根本上講,輿論是不能被掌控的,特別是在這樣一個信息越來越對稱,公眾信息能力越來越提升的年代。今天你玩弄輿論于股掌,總有一天會被十倍奉還。而越是沉迷于此,越是自以為精于此道,就越是在玩火弄險。
新時代的營銷機會是客觀存在的,積極的了解和合理運用這些機會原本沒有錯,但需要適度和分清主次。英文有句警言“Do know harm, Do no harm.”也就是所謂“知其所害,避用其傷”。在這樣一個充滿機遇和誘惑的新營銷時代,企業應該保持充分開放的學習心態和探索精神,但應該讓專業的機構去做專業的事情,更應該用正直的心態去做正直的營銷。哪怕這看起來笨一點,拙一點,但至少可以走得更遠一點。
古人說業立于道而毀于術,這是永遠的真理。
鄭州網站建設 | 鄭州網絡公司 | 鄭州網站制作 | 鄭州做網站 開拓者科技 www.99jackjon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