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3G網絡的普及,PC網絡社交活動開始向移動設備端轉移。作為PC網絡時代的社交專家,人人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著怎樣的發展戰略?
人人網 要做移動社交專家
作者:本報記者 李敬來源:計算機世界
7月21日,臺灣省智能手機生產商HTC與新浪在北京聯合發布了首款“新浪微博手機”。HTC中國區總裁任偉光表示,這只是雙方合作的第一代產品,未來這樣的“社交手機”還會有第二代、第三代。
伴隨著3G網絡的普及,PC網絡社交活動開始向移動設備端轉移,而社交以其交互性和用戶粘性正在成為繼LBS(基于位置的服務)、App之后,又一項殺手級的移動互聯網應用。這讓手機行業在2009年首推社交手機概念未果后,又掀起了一波轟轟烈烈的“社交運動”——除HTC外,LG繼去年推出“社交派”系列手機后,今年又推出了基于Facebook和Twitter的社交手機Optimus;中國電信則推出了多款天翼QQ手機。
事實上,目前無論是預裝,還是用戶后裝,社交軟件已經成為大部分智能手機的標配。從市場數據來看,微博用戶數量正在以高達208.9%的增幅,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作為中國社交領域領軍企業的人人網,每天有超過30%的用戶使用手機登錄。未來,移動端的社交應用會如何發展?新的網絡環境與用戶需求會激發出哪些新的應用?近日,記者專訪了人人公司副總裁吳疆,深入了解了社交領域的SoLoMo(基于位置的社交網絡服務移動化)趨勢,以及人人網的移動互聯網戰略。
互聯網的移動化變革
2011年被視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之年,很多傳統互聯網公司厘清了移動互聯網戰略,開始大踏步跨入移動互聯時代。一時間,各種互聯網應用紛紛在移動終端上推出了延伸客戶端。那么,傳統互聯網的移動化就是這么簡單嗎?
“我們覺得移動互聯網是一場革命,甚至可以說它是在‘革’互聯網的‘命’。”吳疆坦言傳統互聯網業務將面臨移動化挑戰。他堅信到2016年左右,移動互聯網就會變成互聯網,不是移動互聯網被合并到互聯網,而是互聯網被移動互聯網徹底代替,PC互聯網行業將因此徹底改變。移動端與PC端的應用差別很大,移動互聯網上必然會有很多新的業務形態出現,有些互聯網的業務必須改造,甚至有些業務無法移植,會逐漸消亡,傳統互聯網公司必須認真面對這一轉型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變革,人人網不僅提出了系統的移動互聯戰略,更將有著200人規模的人人無線事業部打造成引導公司業務移動化的重要職能部門。
據介紹,目前人人無線事業部的主要工作是做跨平臺的支持,即實現標準化產品的移動化,讓不同終端設備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人人網的服務;其次,是基于移動環境的業務創新;第三是打造連接運營商、硬件廠商及人人網合作伙伴的開放生態系統。“我們要做最大的市場覆蓋,社交是跨平臺的,而為了豐富社交,人人網需要開放大平臺來整合資源,甚至是在用戶需要時把競爭對手引進來。”吳疆說。
移動業務向SNS聚合
其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人人網的布局早已啟動。早在2009年,人人網就正式推出了“移動開放平臺”,比很多規模更大的本土互聯網公司下手還要快。
此后,人人網在移動互聯網的布局開始清晰起來,即圍繞SNS(社交)做業務聚合。人人網面向移動端相繼推出了LBS業務、移動團購業務,均以社交為中心,比如人人公司旗下的團購網站“糯米網”,能有效地利用用戶的位置地點,提供更加貼近用戶的服務,這正是社交與移動電子商務結合的重要一步。
如今,人人網更是提出SoLoMo戰略。SoLoMo 這一概念是今年2月由美國KPCB風險投資公司合伙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首先提出的,他認為目前互聯網領域最為熱門的三個關鍵詞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動)必將融合,進而給互聯網發展帶來全新的變化。
“LBS會改變移動互聯網的格局。我們不是把LBS當成一個應用,而是一個深度的LBS與SNS集成的平臺。”吳疆介紹說,人人網還要將移動社交與“富媒體”結合。此外,人人網還在針對不同人群,比如商務人群,研究移動社交圈子的概念,相應產品也在研發中。
“我們的核心是社交平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將是一個主流的運用,未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人人網的排名會逐漸上升,手機本身就是一個社交工具,所以它是社交網絡的天然載體。”吳疆介紹說,人人網將通過統一的客戶端平臺軟件,在移動設備上打通各種人人網和合作伙伴的應用服務,而對于亮點的應用創新,吳疆心中已經有了規劃,這將是近一段時間人人網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布局的重點,半年內可能會有新產品推出。
移動互聯網需要云計算平臺的支撐,人人網在云平臺上做了哪些布局?吳疆指出,SNS本身就是服務在云端,未來,移動設備上的SNS基本上是靠云計算支撐的,人人網正在做積極的準備。
鄭州網站建設 | 鄭州網絡公司 | 鄭州網站制作 | 鄭州做網站 開拓者科技 www.99jackjones.cn